首页

冷柔调教

时间:2025-05-29 13:49:23 作者:王毅谈第三次中国-太平洋岛国外长会共识 浏览量:99023

  “这件玉琮,和良渚的玉琮很像哦!”,当我们走进青海省博物馆时,面对着琳琅满目的文物,这一件小小玉琮,最先吸引了我们的眼睛。

  因为太熟悉了。

  官方的介绍是这样的:公元2000-3000年前,青铜时代,高7.9厘米,宽5.2厘米,厚5.2厘米。

  我们对玉琮最眼熟,是因为5000千年前的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,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玉琮了。这种外方内圆的器物,有着古人天圆地方的理念。而良渚玉琮数量最多,器型最大,形式多样,从一节到十几节的都有,几乎每件都有纹饰,制作极为精美。

  在曾经火爆一时的南京博物院“玉润中华”展上,良渚玉器就是“顶流大户”,玉琮就展出了多件。

  这次青海省博物馆里的“青海历史文物展”,有参展文物600余件(套),其中一级文物152件(套)。

  在青铜时代早期,齐家文化就出现了玉璧、三璜联璧、玉环、玉瑗、玉刀等具有礼仪性质的玉器,但呈现的是“重璧轻琮”的地域特色。

  那时,玉礼器在整个社会观念中占有重要地位,原始宗教礼仪活动已经成熟。玉礼器的出现受到中原陶寺文化、二里头文化的影响,说明在4000年前,齐家文化与中原地区文化存在密切交流与互补关系。

  中原地区的玉制礼器向齐家文化输出,同时,以齐家文化为代表的西北地区玉料输入,并影响到中原地区的玉器文化,形成了早期的玉石之路。

  学界的观点是,在新石器时代,北方以红山玉文化为代表,南方以良渚玉文化为代表,这一北一南,最后都汇入中华玉文化的主流,让玉文化从远古走来就从未中断过。

  不过,这件玉琮不算太有代表性。在青海省博物馆,一件四孔玉刀,更能代表齐家文化。

  它长54.5厘米,厚1.0厘米,宽端10.3厘米,近背边缘有排列规整的四个圆形穿孔,无使用痕迹,通体磨光。

  玉刀是齐家文化常见的玉器,形制有单孔、双孔、三孔和四孔,大小和玉质好坏有别,但都工艺精湛。如此大而薄的玉刀,制作工艺是非常复杂的。

  当然,在遥远的过去,普通人是无法拥有玉刀的,所以此块玉刀是权力的象征或者是祭祀物品。

  “据近些年的考古发掘,齐家文化的海藏遗址、皇娘娘台遗址、喇家遗址出土的玉料和边角料与西城驿文化遗址出土的属同一时期,说明在距今4000—3000年前后的齐家文化时期,在河西走廊存在大规模的玉矿开采、运输、加工等手工业生产。甘青地区的玉文化是从东部和中原地区引进的,这促进了甘青地区玉矿的开发利用。”青海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李积英这样介绍说。

  在我们浙江的桐乡市博物馆,也收藏有一件玉刀,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刀。

  一件玉琮,一件玉刀,我们可以看出长江的上游、中游乃至下游,从远古时代就有文化的交流活动。但是我们好奇,在水陆交通不发达的几千年前,古人是怎样进行交流的,而且能确保信息没有流失,做到如此一致?但是正是因为这样远隔千万万水的文化交流,才促成了长江沿岸不同的地区的取长补短,最终造就了波澜壮阔的长江文化。 【编辑:李岩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
2月7日,抖音集团CEO张楠辞任,表示未来将聚焦剪映业务押注生成式AI。2月23日,字节在海外版剪映Capcut推出了有独立主页的AI视频生成功能,短暂释出后下线。而近日,剪映旗下AI创作平台Dreamina的视频生成功能也已开放内测邀请。

女子捡到受伤猕猴养半年后不愿归还:是不是该给点补偿

蔡旭娜说,弟弟从小就爱吃妈妈包的饺子,“什么馅儿都爱吃”。弟弟每次回家时,妈妈总会给他包饺子吃。现在家里人就盼望着他平安归来,再一次给他包饺子。“他不在乎饺子是什么馅儿,那是家的味道。”

“中国见顶论”,见的是什么?顶到了谁?

“联合中山大学组建科技成果转化‘一联盟两中心三平台’,举办环中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会、青年创变汇等活动”,这是海珠区的憧憬。

俄专家:金砖合作可成为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石

对此农业部门“次长”杜文珍表示,每颗32元补助为“特殊个案”,并非通案,进口业者须负担通关关税、营业税、检验费用等,农业部门依照实际到岸价格事实认定,每批金额不尽相同。至于详细资料与金额,杜文珍并未进一步说明。截稿为止,农业部门官员也未接听记者电话,无法取得回应。

莫迪关于中印关系的这番话,耐人寻味

开幕式上,“e路畅通”“交通守望者”等路网运行数字化转型研究与试验阶段成果进行发布;大会还首次发布了由中国公路学会指导,《中国公路》杂志社、《中国交通信息化》杂志牵头组织编制的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发展报告(2023)》。(完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